开思视点

港股是今年最值得投资的市场,金价上涨空间可能受限,重点关注这两大资产

2021-01-28



深耕港股·价值投资·长期回报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聪明投资者(ID:Capital-nature)


“2021年的经济、政策对大类资产价格拉动方向互换,经济由2020年的衰退切换成复苏、政策由2020年的刺激切换成退坡。”
 
“2021年A股投资需要考虑政策具体在何时‘转弯’,这个问题对于指数整体走势节奏和风格转换均有重大影响。因此,2021年A股投资重心在于节奏的掌握和风格的判断,而不在于指数整体趋势的预期。”
 
“2021年港股集合了大陆经济高增长和海外政策不‘转弯’的优势。人民币升值期外资也仍在流入大陆和香港市场,港股长期以来的低估值也给新进入的资金提供了较高安全边际。
 
此外,港股的新经济板块也在不断壮大,以大陆优质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新经济企业近年持续在香港上市,对全球资金具备很强吸引力。居民‘存款搬家’,大量新发基金将港股纳入投资范围,这些都对港股行情构成利好。
 
因此宁波银行私人银行部认为,2021年全球股票市场中,港股是最为值得投资的市场。”
 
“国内债市在2020年也完成了一轮完整的  牛市-熊市-震荡市  周期,后续面临各方面环境的冲击较小,整体投资机会也优于海外市场。然而即使对于国内债市,2021年也不具备趋势性牛市行情的基础。”
 
“2021年上半年债券收益率大概率保持高位震荡。下半年则需关注市场对经济的预期差,若经济快速转弱,则货币政策有望边际放松,风险资产大幅上涨后估值吸引力下降也将利好债市,届时可重点把握交易性机会。”
 
 2021年经济复苏和政策退坡皆不利于金价走强  支撑金价走强的动力源于通胀的上行,而通胀的上行幅度以及对实际利率  影响程度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从避险需求来看,黄金短期的吸引力在下降。因此,我们预计2021年通胀上行有望支撑金价上涨,但上涨空间可能受限。”
 
“原油供给端的人为控制特征比较显著,在原油价格上行过程中,供给端的变数较大。结合不同地区原油生产成本线来看,若油价大幅上涨,全球原油产能可能较快恢复,压制油价上涨幅度。因此相对而言,2021年我们更看好主要产能广泛分布于新兴国家的部分工业金属。”
 
以上,是宁波银行私人银行部对2021年大类市场的投资展望。
 
在这份展望中,宁波银行私人银行部从经济、政策切换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今年投资的主逻辑,重点谈到了A股、港股、美股、债市,以及黄金、原油、工业金属等大类资产今年以来的投资机会。
 
以下是宁波银行私人银行部投资展望全文,分享给大家。

2021年经济由衰退切换成复苏

政策由刺激切换成退坡

2020年,疫情的爆发和反复是影响全球宏观经济、大类资产运行的核心变量,疫情冲击下的经济衰退和政策应对是大类资产运行的两条主线,最终是“史诗级”的刺激政策战胜了经济衰退的拖累,全球风险类资产和避险类资产齐齐上涨。
2021年,疫情的演变仍是不确定性因素  但在疫苗投放下,疫情对大类资产运行的影响更多体现在时间节奏上。经济重回常态成为确定性的主旋律,伴随而来的是宏观政策面临 过度宽松的边际减弱、 逐步回归正常化的压力 
 
2021年大类资产投资主逻辑仍将是一场经济和政策之间的“拔河比赛”。与2020年的投资逻辑差异在于,2021年的经济、政策对大类资产价格拉动方向互换,经济由2020年的衰退切换成复苏、政策由2020年的刺激切换成退坡。


经济和政策之间 保持着 “一进一退、此消彼长”的关系     大类资产运行带来阶段性的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 经济增长对大类资产价格的影响 通常 需要时间逐步兑现,  政策对大类资产价格的影响一般是快速见效 
 
因此, 两者的效力不同影响着这场“拔河比赛” 在不同阶段的胜负。 疫情依然是扰动2021年经济的最大不确定性因素,疫苗的大规模投放是经济、政策方向互换的重要时间节点。
 
按照美国接种计划,2021年第二季度末有望达到70%的接种比例,欧元区时间略晚,新兴国家的时间约滞后一年。在此假设下, 这场“拔河比赛”可以分为上半年和下半年两场 ,上半年以政策救济和疫苗投放为主线,下半年以经济增长为主线。

选择经济增长受益更充分、政策退坡拖累更小的资产

港股和工业金属值得重点关注

在这  过程中,大类资产投资目标就是要找出 这种 “拔河比赛” 中双方力量影响失衡的资产。具体而言,就是 尽可能选择经济增长受益更充分、政策退坡拖累更小的资产。
 
从全球大类资产来看,两大资产值得重点关注:
 
一是港股。 港股充分享受大陆经济高增长和企业业绩大幅改善  同时  海外 超级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仍在持续,人民币升值期外资也仍在流入大陆和香港市场。叠加长期以来 低估值 的吸引力, 港股或是2021年全球股票市场最后一片“净土”。
 
二是工业金属。 随着全球经济进入共振式复苏,经济增长将带来工业金属需求的继续改善  同时疫苗投放过程  新兴国家的 接种节奏将显著落后于发达国家,这给 部分工业金属产能  扩张 带来 一定瓶颈  持续的供需缺口将对工业金属价格构成支撑。
 
对不同大类资产而言:

港股是今年最为值得投资的市场,A股重心在于节奏掌握

和风格判断,美股投资的风险收益比吸引力不足

2021年,经济增长和政策退坡之间的“拔河比赛”在全球股票市场上充分演绎。
 
对于A股而言,经济增长相对强劲,但同时面临 刺激 政策“转弯”  压力。货币政策“转弯”可能 会给股票资产目前相对历史水平较高的 估值 带来压力 ,进而对指数构成拖累 
 
2021年, 指数的上行动力 主要 源于 A股公司整体的 业绩增长,但A股 整体 15%左右的业绩增长限制了指数上行空间。同时, 2021年A股投资需要考虑政策 具体在何时 “转弯”  这个问题   指数整体走势 节奏 和风格 转换均有重大 影响。
 
因此,2021年A股投资重心在于节奏的掌握和风格的判断,而不在于 指数整体 趋势的预期。
 
对于美股而言,经济将迎来确定性复苏,政策面临“退坡”压力但无“转弯”风险  美国财政刺激方案进一步扩大,美联储整体态度也偏鸽,对加大购债持开放态度以配合财政刺激。
 
然而, 考虑到畸高的估值水平和 以及  国国  收益   上行压力, 美股投资  风险收益比 目前在不同市场对比来看显得 吸引力 不足 
 
对于港股而言,企业业绩基本上由大陆经济来决定,充分享受 了大陆 经济 增长 的高弹性;同时, 由于联系汇率制度, 港股的 货币 政策环境 主要受 美联储 影响 ,不存在政策“转弯”的明显担忧。
 
也就是说  2021年港股集合了大陆经济高增长和海外政策不“转弯”的优势  人民币升值期外资也仍在流入大陆和香港市场, 港股 长期以来  低估值 也给新进入的资金提供了较高安全边际。
 
此外,港股的新经济板块也在不断壮大,以大陆优质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新经济企业近年持续在香港上市,对全球资金具备很强吸引力。居民“存款搬家”,大量新发基金将港股纳入投资范围,这些都对港股行情构成利好。
 
因此宁波银行私人银行部认为, 2021年全球股票市场中,港股是最为值得投资的市场。

债市今年不具备趋势性牛市行情基础,上半年债券收益率

大概率保持高位震荡

2021年,经济复苏、政策退坡、通胀上行  三个最重要的 变化 皆不利于全球债市。相对海外债市而言,国  债市 提前经历了经济和政策环境变化的考验。 国内债市在2020年也完成了一轮完整的“牛市-熊市-震荡市”周期,后续面临各方面环境的冲击较小,整体 投资机会  优于海外市场。
 
然而即使对于国  债市,2021年也不具备趋势性牛市行情的基础。 对比历史行情,2020年5月债市开始的这波调整从时间和空间上均显不足。在经济复苏较强叠加货币政策相对收紧的环境下,利率中枢全年来看难以显著下行,以结构性行情为主。
 
具体而言, 2021年上半年债券收益率大概率保持高位震荡。下半年则需关注市场对经济的预期差 ,若经济快速转弱,则货币政策有望边际放松,风险资产大幅上涨后估值吸引力下降也将利好债市,届时可重点把握交易性机会。



通胀上行有望支撑金价上涨

但上涨空间可能受限

今年我们更看好部分工业金属


2021年各类大宗商品景气度的判断应当重点以供需关系为出发点,重点选择供给受限、需求回暖的品种。

 

对于黄金而言,供需关系对金价并不显著(黄金库存巨大)。2021年经济复苏和政策退坡皆不利于金价走强支撑金价走强的动力源于通胀的上行,而通胀的上行幅度以及对实际利率影响程度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随着美国大选、英国有协议脱欧等事件纷纷落地,全球政治层面的不确定性也快速下降,另外新冠疫苗的研发和接种进程也在加速之中。从避险需求来看,黄金短期的吸引力在下降。因此,我们预计2021年通胀上行有望支撑金价上涨,但上涨空间可能受限


对于能源、资源等大宗商品而言,经济复苏必然带动需求的回暖。反映到商品价格上,最重要的差异来自供给的扩张能力,供给扩张能力体现为固有瓶颈、人为控制和不可抗拒因素等三类。

 

原油供给端的人为控制特征比较显著,在原油价格上行过程中,供给端的变数较大。结合不同地区原油生产成本线来看,若油价大幅上涨,全球原油产能可能较快恢复,压制油价上涨幅度。

 

因此相对而言,2021年我们更看好主要产能广泛分布于新兴国家的部分工业金属。因目前疫苗产能更多地被发达国家预订,新兴国家疫苗接种时间可能滞后于发达国家1年左右。疫情将持续压制新兴国家的产能释放,进而使部分工业金属的供需缺口难以弥合,从而加强部分工业金属价格的上行空间和可持续性。



免责声明: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本文登载于此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开思基金不作任何明确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且不承担信息传递的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 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广告、销售要约,或交易任何证券、基金或投资产品的建议。 本内容中引用的任何实体、品牌、商品等不代表开思基金的投资实例。



重要声明

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者”指根据任何国家和地区的证券和投资法规所规定的有资格投资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专业投资者。例如根据我国《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一、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二、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您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资料,即表明您声明及保证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为“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对您适用的司法区域的有关法律及法规,同意并接受以下条款及相关约束。如果您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或不同意下列条款及相关约束,请勿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信息及资料。

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应详细审阅产品的发售文件以获取进一步资料,了解有关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并寻求适当的专业投资和咨询意见。产品净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可能,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产品未来的业绩表现。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并非投资建议或咨询意见,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作出投资决策。
 
与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有关的所有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及其他产权均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概不向浏览该资料人士发出、转让或以任何方式转移任何种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