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思视点

开思基金基金经理谈:如何进行投资组合管理

2018-11-28



前言:2018年7月,上海开思基金举办了年度中期的内部系列培训活动,活动开展方式主要以会议形式展开。参会人员主要为开思的全体员工和实习生。在持续一个月的培训中,开思的投资研究部基金经理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投资心得并与听众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此篇文章根据“开思港股通优选基金”基金经理昝浩在会议的演讲整理得出,供大家参阅。


 

如何进行投资组合构建

 

演讲主要内容:


开思基金投资的核心思想为价值和长期,标准为商业模式好、竞争优势强,公司治理佳和未来前景好。为了实现我们的投资方法,需要有可以观察的量

首先,是回报率。投资最根本是要讲回报率,因此要看标的公司是否能从生意本身赚钱,回报率越高越好。

其次,是资本回报率。我们认为价值是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因此要必须考虑长期,而不是看下季度、下一年的现金流。陈总(开思基金董事长)之前说过长期至少是20年,在20年的角度看估值没有那么绝对,买入的时候是一倍估值还是两倍估值影响没有那么大,反而公司的业务的资本回报率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公司的商业模式最重要。长期投资的投资回报率是由所投资公司业务本身的资本回报决定的,即好的商业模式带来卓越的资本回报,ROIC是一个可观察的代表商业模式好坏的量,ROIC越高代表更好的商业模式。

最后,是竞争相对强度。如果企业的竞争地位越强,能保持长期的高资本回报的可能性就越高,竞争相对强度是一个可观察的量,鹤立鸡群最好。

 

而巴菲特说过投资其实就是识别好生意、估值、如何看待市场。

首先如何识别好生意:高的持续的资本回报是好生意,够长的雪道。

然后是估值:估值最简单,开思基金用的是---企业价值/EBIT,这个是比PE更合理的估值方法。

最后是如何看待市场:站在长期角度上,不用太过看重市场,因为市场对短期的影响更大。


在巴菲特91年给股东的信中提到的真正长期有效的组合管理方式具体的算法是:

投资者将自己投资组合中的股票一一审视,确定每一只股票相对应的公司的盈利比例,然后加在一起,实际上这投资组合就是一个公司,看看这个组合未来十年可以给主人提供的最大限度地透视盈余。这与开思的方法一样,应该说我们和股神的方法一样。

 

开思基金具体采用以下方法来创建又好又便宜的长期组合:

第一步,一一审视每一只跟踪研究的股票,按照开思的投资方法建立财务模板,通过对行业研究来分析竞争格局,以自下而上的方法。

第二步,挑选资本回报高与估值低的投资标的,相对集中在7-15家公司,这个数量可以保证每个公司研究的足够深入。

第三步,建立投资组合,将组合看作一家公司,计算组合的资本回报和估值。

最后一步,得到组合隐含的长期回报率范围,进行是否投资仓位管理的决策。

 

中国优质企业基金(昝浩曾经管理过的基金)的基金组合在2012-2017年的表现情况如下:

组合中有超过5家一直持有,2家由于要约收购退市被动卖出,整个持股周期还算长。整个组合五年的平均ROE为**%,这个大约是道琼斯指数的水平,道琼斯指数里面是全世界各行各业最牛的公司,组合五年平均PE为9.8倍。结果还行,五年扣费后年化收益超过**%,实际上12-17年港股市场并没有那么好,同期恒生指数的年化收益只有6-7个点,因此赚钱也没有那么容易,我们的收益实际上是靠组合的超越市场的ROE来实现的。从优质企业基金历年数据来看,17年的ROE相对低一些,PE相对高一些,原因是15、16年把组合中住宅和房地产开发行业的配置比重提高了,而地产开发行业的利润有一年半到两年的滞后期,组合实际的PE比我们披露的数据低,ROE更高。优质基金能赚钱的根本原因是,组合实质是一家超越平均水平的优质多元公司。(若想得知星号数据,请填写我司的风险测评问卷,或直接在后台留言)




 

问答环节

1
 

您在行业选择上是选择了相关性特别弱的行业吗?

这不一定,行业之间也没有刻意考虑他们相关性,因为我认为没有两个行业是完全不相关的,过去不相关不代表未来的不相关


2

 

 您的基金组合采取了什么方法分散风险?

如果在长期角度上,其实不用考虑分散风险,如果真的想分散风险,可以考虑去买指数,这样完全可以分散与大势偏差风险。虽然我们做的是多元化的投资,但是我们也是在几个行业里面专注在资本回报高且估值合理的公司上。


3

 

如果不分散的话,那为何要做组合呢?

这样有存在看错公司的风险,而且单只股票每年的波动可能很大,如果买7-15家股票的话不会有特别剧烈的波动。如果是个人投资者的话可以选择更少的股票,但作为一只基金来说需要买相对多的公司,这样波动不会特别剧烈。


4

 

如果将投资组合看成一个公司,组合里面的每个个股看成一个业务,那如果整个投资组合的监控指标没有出现异常,而其中有个股出现问题时要怎么处理呢?

这时就把有问题的个股卖掉,换成更好的,这样总体指标也会变得更好。我们投资时是自下而上的,而对投资组合进行管理时是自上而下的,这样可以看到整个指标的潜在回报。


5

 

 为什么在总体监测时指标不选择EV/EBIT?

因为这样就需要并表,这样会更好但是没有必要,因为在选择每个公司时已经用的那两个指标,再考虑整个组合时ROE和PE更容易测算,也可以看到潜在回报。


6

 

之前您说长期是看20年,那您会考虑短期的市场情绪吗?如果市场过热的话,净值提高也比较快,这时您会通过减仓来抑制回撤吗?

会的,目前内部设定如果组合整体PE超过15或者20就需要减仓。比方说如果ROE只有10,而PE达到30,是赚不到钱的,这是可能不只是减仓了,可能要解散了。风控上我觉得最重要的不是回撤的问题,最重要的应该是考察组合到底能不能赚钱的问题。


7

 

  2015年开思中国优质企业基金有接近40%的回撤,想请教在15年股市下跌时在管理产品上有过怎样的考虑?

我认为那个产品非常好,如果客户可以看得懂我在做什么,那他们是可以放心的,但如果他们看不懂想要赎回的话我也没办法。不会有人一边可以控制回撤一边又把长期回报做得很好,旁氏骗局可以,量化的基金在策略失灵的时候也不能控制回撤。


8

 

2012-2017年开思中国优质企业基金是一直满仓吗?

是的,从估值和收益质量来看也有理由一直满仓。有过换股和被动卖出,但不多。


9

 

为什么当时选择了房地产这个行业?融创和碧桂园您怎么看?

因为15年时估值很低,比如说2000亿的销售额而市值只有500亿。碧桂园和融创我们都买了,但是个人更偏好碧桂园,碧桂园买的更多一点,因为只要计算EV就会发现碧桂园是更好的,当时的融创也很便宜,因为融创的杠杆率很高所以它的爆发力会很强,只要销售起来利润增长会更快,但是看EV的话会发现碧桂园是更便宜的。但是融创在买了乐视以后我们就把它卖掉了,因为我们觉得他的治理结构很差,如果我们看好乐视的话我们可以自己买,不需要融创来帮我们买。另外如果它是以自己的资金买也还好,但是它是在公司已经负债很高的情况下用公司的钱买的,因此我们觉得它治理结构很差。更何况乐视是很玄的一个公司,他跨度那么大去做别的东西。


10

 

如果融创收购的不是乐视而是一个优质资产的话,还会把融创卖掉吗?

也会卖掉,即使他收购的TMT公司很好我也会卖掉,因为我们可以自己去投资好的TMT公司,我们衡量公司的标准中有一点是治理结构好,如果他的治理结构差就会把它卖掉。


11

 

投资行业要在三个以上,请问如何配比三个行业的比例?

因为有规定每个行业配置比例不得超过30%,因此会覆盖三个以上行业,在行业选择上一定是研究过的行业,公司选择方面是自下而上选择的,看好的公司会相对多配一点。争取将整个组合调整成估值和盈利能力相匹配。


12

 

在构建投资组合时,宏观因素有占比吗?

几乎没有占比。我个人在五年前研究了很久的宏观,将市面上的宏观书籍都看过了,宏观的东西对股权投资的影响非常小,最后还是要看公司本身。最近的贸易战等我都屏蔽掉了,这个对十年、二十年的投资来说不重要。最大的宏观是中国的基本面,我觉得中国的基本面是可以的,且每年800多万的大学生,是中国开放的市场。至于说货币松紧只能影响一年或者几个季度,我认为这不叫基本面,也不叫宏观。真正的宏观是国家的国运,是开放的市场,是每年毕业的高校毕业生,是国家的发展阶段。至于贸易战我也有看,与五年、十年前相比,中国近几年的外贸依存度已经降低很多了,但这些相对于在一个行业里挑出好公司来说都不重要。


13

 

之前提到评价公司中的四个指标中有竞争优势,有提到竞争的相对强度。那请问您在考察公司竞争情况时,会不会考虑行业内相关其他子行业的竞争呢?比如柯达胶卷破产的案例?

会考虑的,我们目前也在考虑电动汽车。我们目前组合里的汽车是传统能源的,但是经过分析我们考虑到对油价敏感的话,电动车就一定要便宜,可是目前便宜的电动车没有人能赚钱。但是柯达不同,因为技术迭代大家真的不用胶卷了,因此一定要考虑到技术迭代的问题,迭代快的行业一定要谨慎考虑。站在长期投资角度上,我们希望迭代慢,这样行业的格局才稳定。


14

 

受政策补贴的行业,比如光伏,受政策的影响很大,这种我们会考虑吗?

尽量不碰。因为补贴实际上是将价格扰乱了,我们不去预测未来政策的走向,我更加希望是企业本身的竞争能力所产生的优势,这样持续性更好,而不是靠政策的扶持。这也是我为什么看好地产公司的原因,完全没有政策扶持,是靠企业本身的竞争能力获得行业的龙头地位。


声明及风险揭示:本文章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公众号进行删除;本文章仅用于传播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及作者、保留标题原题以及文章内容完整性,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重要声明

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者”指根据任何国家和地区的证券和投资法规所规定的有资格投资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专业投资者。例如根据我国《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一、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二、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您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资料,即表明您声明及保证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为“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对您适用的司法区域的有关法律及法规,同意并接受以下条款及相关约束。如果您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或不同意下列条款及相关约束,请勿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信息及资料。

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应详细审阅产品的发售文件以获取进一步资料,了解有关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并寻求适当的专业投资和咨询意见。产品净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可能,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产品未来的业绩表现。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并非投资建议或咨询意见,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作出投资决策。
 
与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有关的所有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及其他产权均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概不向浏览该资料人士发出、转让或以任何方式转移任何种类的权利。